审核评估学习手册(教工用)
发布时间: 2017-11-22 访问次数: 325








学习手册(下)






工用)











○一七年十一月



根据教育部及江西省教育厅的安排,我校将于2017年12月18日-12月21日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此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我校2017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评估结果对学校办学声誉具有重大影响。审核评估既是对学校办学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以及学校特色等方面的综合检验,也是学校总结办学经验、开创发展新局面的机遇。

迎接本轮审核评估,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是全校师生的共同责任和愿望。为了让全校师生更好地了解审核评估相关知识及学校发展情况,我们编印了《江西农业大学审核评估学习手册》(上、下)和《江西农业大学审核评估知识问答》。学校各单位应积极组织本单位师生进行学习,并结合《江西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丰富学习内容,加强对审核评估知识的学习,提高对校情、院情的认识。



评建工作办公室

○一七年十一月


目录

一、学校概况

1.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具体时间?

2.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意义与目的是什么?

3.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有何作用?

4.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二十字方针是什么?如何理解?

5.学校的历史沿革如何?

6.学校占地面积多少?

7.学校的校训是什么?

8.学校的精神是什么?

9.学校学生规模情况如何?

10.学校有多少个教学单位?

11.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情况如何?

12.学校平台建设情况如何?

13.学校服务社会功能发挥情况如何?

二、定位与目标

1.学校的办学思想是什么?

2.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什么?

3.学校的办学定位是什么?

4.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什么?

5.学校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三、师资队伍

1.学校教师队伍状况如何?

2.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3.学校教师教学投入情况如何?

4.学校如何服务教师职业发展?

四、教学资源

1.学校本科教学经费投入情况如何?

2.学校本科教学经费是如何分配的?

3.学校教学基本设施条件如何?

4.学校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情况如何?

5.学校图书馆建设情况如何?

6.学校现有体育设施情况如何?

7.学校专业建设与调整情况如何?

8.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如何?

9.学校课程体系是怎样的?

10.学校课程建设与资源情况如何?

11.学校教材建设情况如何?

12.学校合作办学情况如何?

13.学校与社会共建教学资源情况如何?

14.近年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怎样?其中校友捐赠有多少?

五、培养过程

1.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2.学校是如何开展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

3.学校信息平台建设情况如何?

4.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举措?

5.学校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方面有哪些举措?

6.学校实践教学体系是什么?

7.学校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8.学校是如何保障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

9.学校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是什么?

10.学校支持发展第二课堂的举措有哪些?

六、学生发展

1.学校有何招生举措?

2.学校的生源情况如何?

3.学校建立了什么样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

4.学校总体学习风气如何?

5.学校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措施?

6.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7.学校采取了哪些毕业生就业保障服务措施?

8.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如何?

七、质量保障

1.学校形成了怎样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2.学校建立了怎样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3. 学校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情况如何?

4.学校构建了怎样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5.学校采集教学质量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6.学校教学质量改进的机制和途径是什么?

八、特色项目

1.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什么?

2.学校的特色项目是什么?

3.“三三三”模式的主要成效如何?


一、学校概况

    1.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具体时间?

2017年12月18日至12月21日。

    2.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意义与目的是什么?

1督促高校按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办学;

2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水平;

3引领高校科学定位、分类合作、多元发展、特色办学。

3.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有何作用?

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评估不仅能鉴定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诊断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还可以发挥评估指标的导向作用,引导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产学合作教育深入开展。

同时,评估具有激励和督促作用,能够促进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自我约束和监控机制。实践证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已经取得切实的效果。通过评估,学校教学工作水平明显提升,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学生成为直接受益者。

     4.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二十字方针是什么?如何理解?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二十字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以评促建”,就是以评估工作带动学校的各项建设和发展,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建设、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等,以及大力加强教学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水平提供保障。

“以评促改”,就是以评估工作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创新,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

“以评促管”,就是以评估工作带动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保障教学工作优质高效运行。

“评建结合”,就是将评估工作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及长远的建设目标一并考虑,统筹兼顾,以评估促进建设,以建设提升评估,评建共进。

“重在建设”,指评估只是一个手段,而建设是关键,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最终的目的。

    5.学校的历史沿革如何?

办学溯源于1905年创办的江西实业学堂,1908年更名为江西高等农业学堂,1943年更名江西省立农业专科学校,1949年并入南昌大学农学院。本科教育肇始于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2年以南昌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兽医专业为主体组建江西农学院。1958年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1968年更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69年江西农学院并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80年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

    6.学校占地面积多少?

学校总占地面积1.6万亩。

    7.学校的校训是什么?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8.学校的精神是什么?

厚德博学,抱朴守真

    9.学校学生规模情况如何?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21434,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9685人

    10.学校有多少个教学单位?

17个教学单位。

    11.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情况如何?

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艺等9大门类。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8个本科专业。

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3个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学科、7个省级重点学科;有1个国家二类特色专业、4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4年,招收了江西省第一个外籍博士后。

    12.学校平台建设情况如何?

1拥有江西省唯一独立组建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2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

3建有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高水平实验室(工程中心);

4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5学校大力推进协同创新能力建设,作为核心协同单位组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建有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拥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3.学校服务社会功能发挥情况如何?

学校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30余万人,大多数毕业生成为了教育、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培养的学生中,涌现了6名院士,1名共和国部长,12名省部级领导干部,30多位大学党委书记、校长,100多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模范教师。目前,江西省100个县市区中有近30位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为我校毕业生。

二、定位与目标

    1.学校的办学思想是什么?

立足江西、服务华东、面向全国、融入国际,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乡村振兴战略;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继续教育,大力拓展留学生教育和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建成行业内有重要影响、综合实力省内前列、优势学科国内一流的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2.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什么?

我校坚守“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坚持“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办学要求,培养具有优秀品德、现代视野、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学校办学定位是什么?

办学定位与目标是学校的顶层设计,主要指发展目标定位、层次类型

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类型定位等。学校的办学定位直接引领和统率学校各

方面工作,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发展目标定位:建成行业内有重要影响、综合实力省内前列、优势学科国内一流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

  •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继续教育,大力拓展留学生教育和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

  • 学科发展定位: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

  • 培养目标定位:坚持立德树人,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素质、提高能力”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优秀品德、现代视野、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江西、服务华东、面向全国、融入国际,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乡村振兴战略。

    4.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什么?

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素质,提高能力”的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培养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优秀品德、现代视野、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5.学校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1领导重视,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2政策引领,引导教师潜心教学

3完善制度,确保培养目标达成

4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5投入优先,保障教育教学条件

三、师资队伍


    1.学校教师队伍状况如何?

截至2017年9月,学校教职工总数1647人生师比为19.2:1

其中,专任教师992人,具有高级职称424人,占比42.7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29人占比43.25%,具有外校学缘的教师757人占比76.31%专职辅导员78人实验技术人员11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65人(其中博士5人),占实验技术人员的58.55%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43人,占实验技术人员的38.74%外聘教师429人


    2.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建制度。学校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实施方案》《教风学风评比方案》《校级优秀教师申报与评选奖励办法》等文件,规范师德师风建设,鼓励教职员工从教、爱教

    塑文化。学校着力发挥校园文化精神的浸润熏陶功能,形成了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厚德博学、抱朴守真”为精神的校园氛围

    树典型。学校定期评选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三育人”先进集体及个人等荣誉,并广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引导激励广大教师

    重服务。学校提倡师德建设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基层、走上社会,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全面履行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3.学校教师教学投入情况如何

    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授课落实到位学校出台了《江西农业大学关于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暂行规定》,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成为一项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近3年,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平均授课率为85.58%

          教师潜心参与教研教改自觉有序开展。学校积极引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通过研究提升教学水平。近3年来,教师主持省部级教改课题78项,发表教改论文100多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获省高校优秀教材奖12项。

    4.学校如何服务教师职业发展?

   (1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助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学校重视广大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完善教师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实施入职培训、助教制度、教学竞赛、进修研修、科研提升、跨界合作等“六大项目”,助力教师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2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学校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积极围绕职称制度改革、教师培养制度、考核激励机制、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工作条件等方面制定“五大政策”,全面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提升。

四、教学资源



   

    1.学校本科教学经费投入情况如何?

    2016年学校教育经费总额为50279.52万元,本科教学经费为10071.69万元,本科教学经费占教育经费比例为20.03%,年增长比例为20.20%。

    2.学校本科教学经费是如何分配的?

    2016年教学经费总额为10071.69万元,其中日常运行经费为4879.10万元,占48.44%;教学专项经费(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教师培训进修、学生活动、教学单位运行等)为5192.59万元,占51.56%。

    3.学校教学基本设施条件如何?

    截止2017年9月,有固定资产94759.63万元(不含土建),学校产权面积(不含农场林场)253.38万平方米,约3800亩。学校建筑面积85.6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4.86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26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0.45万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9.54平方米;有教室580间、总座位48272个,语音室座位763个,多媒体教室428间、座位42543个,多媒体教学设施配备率达到70%以上。

    4.学校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情况如何?

    学校实践教学设施齐全。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有教学实验室46个、校内实习基地54个、校外实习基地264个。在318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中,农林牧类119个,理工类131个,人文社科类68个,保障了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

    5.学校图书馆建设情况如何?

    校图书馆由老馆(北区)、逸夫馆(南区)和东区图书馆组成,老馆馆舍面积8597平方米,逸夫馆馆舍面积达14000平方米,东区图书馆面积10833平方米,座位数共有5600余个。南区图书馆二期工程即将完工,馆舍面积达25182平方米,将与逸夫图书馆融为一体,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共计近300万册,年均订购期刊报纸1700余份,订购电子资源数据库29个,实现了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图书馆实行大开架布局,每周开放7天,每天开放14小时,人性化服务、自动化建设、全员化管理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另外,学校作为主要发起单位与昌北八所高校建立了“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基本实现了昌北高校图书馆整体规划、联合建设、共享资源、共同发展,为学校图书和数据库资料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补充。

    6.学校现有体育设施情况如何?

    学校各类运动场地共48个,场所面积累计达到10.8万多平方米,均配有比较完善的相关设施及器材,满足了全体师生体育教学和课外训练的需要。

    7.学校专业建设与调整情况如何?

    目前,我校有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艺等9大学科门类、68个本科专业,其中有各类特色品牌专业23个(53个次),占全部本科专业的33.8%2009年开始,学校开办了双学位教育,拓宽了本科生的学习渠道,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近3年,先后开设了英语、金融学、工商管理、法学、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等9个双学士学位专业,共培养了1684名双学士学位毕业生。

    学校始终以各类评估结果为依据,以专业管理规范文件为指导,综合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克服部分专业平均用力、多而不强的现状,要求各学院对专业建设情况适时调整。2016年,停办3个专业,停招2个专业;2017年,停招7个专业。以便集中资源,开办优势和特色专业。

    8.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如何?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审批、公布、实施的工作流程及运行保障机制。2010年、2014年,先后2次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兼容时代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强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控制课内总学时,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大力推行素质拓展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9.学校课程体系是怎样的?

    学校构建了以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为基础,专业课程为主干,选修课程为延伸的课程结构,实现了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10.学校课程建设与资源情况如何?

    目前,面向本科生开课3417门,其中:必修课程1149门,占课程总数的33.63%;选修课程2268门(专业选修课2081门,公共选修课187门),占课程总数的66.37%。

    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十二五”以来共投入300余万元建设经费,已建成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同时,将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纳入“本科教学工程”,推进课程信息化建设。

    11.学校教材建设情况如何?

    学校出台《江西农业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明确了教材的选用要遵守适用性及择优选用原则,规范了教材选用的审批程序。同时,为鼓励教师积极编写优秀教材,努力提高教材建设质量,学校制订了《江西农业大学教材建设资助办法》,鼓励教师物化课程建设成果。

    2014-2016年,学校共资助了57位教师(合计78人次)进行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其中主编44人、副主编18人、参编15人,资助金额共计45万余元。由理学院方桂英教授主编的《高等数学》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12.学校合作办学情况如何?

    (1)国际合作方面:目前,已经同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了校际合作,同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泰国清迈大学、泰国玛希隆大学、马来西亚沙巴大学等国(境)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等达成合作意向。2015年出国(境)外留学实习人数25人;2016年出国(境)外留学实习人数36人;2017年出国(境)外留学实习人数45人。

    (2)国内合作方面:为适应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强烈需求,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我校软件工程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分别在北京、深圳两地与IT企业合作建立了软件专业实习基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江西省婺源茶叶学校举行了“2+1+1”合作办学,针对茶学、旅游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合作交流。

    另外,我校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相关企业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了办学渠道。

    13.学校与社会共建教学资源情况如何?

    近年来我校以学院为单位,积极与校外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和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平均每年以20个左右的数量在增加,基本确保了每个专业拥有2个以上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截止到2017年10月,共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264个,仅2016-2017学年就为我校提供了15190人次的实习岗位。通过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拓宽实践教学的路径、建立不同维度的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14.近年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怎样?其中校友捐赠有多少?

    2014-2017年,学校教育基金会和校友会共接受各方捐赠968.63万元,其中校友捐赠193.63万元,根据相关单位或个人意愿面向师生设立了奖励基金16个,部分资金用于学校软硬件环境建设。


五、培养过程

    1.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学校一贯按照“加强建设、规范管理、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原则,以专业或专业群为实施主体,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先导,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围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进行系统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的评价体系和长效机制,完善个性化、优质化、开放型、共享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2.学校是如何开展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主干课程建设注重实践教学改革。

    健全人才培养体制完善社会合作办学机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丰富人才培养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创办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

    3.学校信息平台建设情况如何?

    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体系由日常教务管理、教学服务、教学质量反馈等三个方面组建而成,为校园无纸化办公、快捷式服务、高效能管理提供了途径。

    4.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举措?

    (1)以研促教,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紧扣科研发展前沿科研成果积极纳入教学内容科研平台密切连通教学平台

    (2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快乐学习依托教改项目创新教学方法依托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依托媒体技术创新学习方式

    5.学校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方面有哪些举措?

   (1)强化考核过程管理注重学习过程考核方式构建科学的结构化评分体系,包括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实验实习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避免一次考试决定课程成绩。如:在《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中,实施“模块化考核”,加强过程控制,促进学生知识积累,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实时分析。

   (2)丰富课程考核方法考核方式除了闭卷考试,还包括开卷考试、课程论文、操作考试、口试等多种形式。如:部分文科类课程实行开卷考试、论文考核;程序设计类和制图类课程采取“上机考核”方式;外语等课程采取口试加笔试的考核方式,增进了考核的全面性。

   (3)严肃课程考核纪律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核纪律。学校重视考试环境建设,严肃考风考纪,以考风促学风。修订了《江西农业大学普通本科生课程考核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命题、阅卷、成绩评定、试卷分析、成绩管理、考风考纪等有明确规定。为严肃考风考纪,净化考试环境,教务处和教学督导组建立联动机制,组成督考巡查组,对学生考场纪律情况进行巡查,对教师的考务工作进行督察。学院成立巡考小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学校实践教学体系是什么?

    学校构建了“认知与基础—体验与综合—研究与创新”循序渐进分层次、分阶段的全过程梯度实践教学体系:一、二年级重在通过课程学习,了解科学研究前沿,提高基本认知;二、三年级进实验室开展基本训练和综合体验;三、四年级在导师引领下进入科研团队开展系统科学研究创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7.学校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建立了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验课程体系将课时较多的实验教学从理论课中剥离出来单独考核,把实验教学的辅助、服务性角色提升为创新教育中的主体

    构建了基础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3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综合型大实验”、“创新型实验”、“班级试验田”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

    加强了省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管理建设强化设备和师资共享,避免实验项目在不同课程间的重复开设;

    在实践教学组织上,实行实验课、技能训练、教学实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专业协会活动、助研活动等方式相结合,丰富了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大了校内各类教学基地的硬件建设,创造条件改大班实验教学为分组实验教学,保证了学生都有动手参与实验的机会,提高了教学效果。

    8.学校是如何保障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每个学院都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各教学单位严格执行《江西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开题、撰写、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质量标准,要求教师指导到位、学生严格遵循。

    学校要求教师对学生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论文的构思和撰写进行全方位指导,并实行教研室预答辩、学院毕业答辩、学校抽查答辩和论文审查等制度,保证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自2010年起,学校开始引入同方知网论文检测系统进行抽样检测,论文检测重复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质量不断提高。

    9.学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是什么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导向,形成了以文化活动、创新创业、社团建设、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国内外交流访问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10.学校支持发展第二课堂的举措有哪些?

   1积极扶持建设学生明星社团

   (2传承经典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3加大投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4奉献青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5创造条件,促进跨校学习交流


六、学生发展

    1.学校有何招生举措?

   (1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招生宣传;2及时更新和维护学校招生信息网,认真做好网站留言簿、招生咨询电子邮箱的回复工作;3积极运用互联网、手机平台、学校及招办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为考生及家长提供便捷服务;4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双向沟通方式,与160余所优质生源地中学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合作关系;5推进招生录取机制改革,完善了普通本科、艺术类、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苏区专项计划、中外合作办学等5种招生类型。

    2.学校的生源情况如何?

    近3年学校在全国30个省市的录取线,文科平均高出各地相应分数线58.97分,最高高出124分;理科平均高出各地相应分数线54.13分,最高高出149分。学校共有22个专业列入江西省一本招生计划,二本招生录取情况继续保持省内领先优势。2017年,在江西省二本文理科录取最低分分别超过二本线63分、57分。

学校本省生源68%左右,外省生源32%左右。农村与城镇户口学生比例为11:9,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保持在2%左右。在9大学科门类中,本科招生比例基本趋于稳定,其中:农科类专业招生比例占22%左右、工科专业占37%左右、管理学专业占16%左右,彰显了学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格局

    3.学校建立了什么样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

    学校积极构建“队伍+机制+设施+提升”四位一体的学生指导帮扶体系,全面提升指导和服务工作水平。

    设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形成“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辅导员+本科生导师”为主体的学生指导帮扶队伍;2规定教师晋升更高一级职称必须有班主任工作经历;3采用“2+3”模式选拔优秀本科生保送研究生担任辅导员;4形成了辅导员与学生“同住学生公寓、同吃学生食堂、同学理论知识、同开展社会实践、同组织课外活动”的“五同”工作模式。

    4.学校总体学习风气如何?

    全校呈现出遵章守纪、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秩序井然,校风学风总体良好,学生的补考率、违纪率、留级率、休学率、退学率等指标,都处于较低水平。

    2015-2017年,毕业生升学(含出国、出境)情况分别为648人、711人、840人,升学率平均达到16%以上,部分班级升学率超过60%。通过第三方调查机构对学校考试管理、教学督导、师德修养、考风考纪、课堂学习等20项指标的测评,学生对校风学风建设总体情况的满意度达96.53%

    5.学校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措施?

    学校通过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严抓日常教学秩序、营造优良校风学风、严肃考风考纪、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等措施,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完善学业预警和干预制度

    6.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多年来,我校本科生就业率相对稳定。2015-2017届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87.85%、平均升学率16.32%,外省就业60%以上,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7.学校采取了哪些毕业生就业保障服务措施?

   (1)完善就业两级工作体系2)实施就业分类精准指导3)夯实就业择业保障机制

    8.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如何?

    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现实表现给予充分肯定,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以2016届本科毕业生为例,根据对150家优质用人单位调查情况反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技能、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抗压抗挫能力、灵活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执行力等满意度较高,满意和非常满意比例达到80.64%


七、质量保障


    1.学校形成了怎样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标准类型

管理文件规定(标准名称)

责任单位

学生学习类

学籍管理、学位授予、奖学金评定、素质拓展学分认定、违纪处理、学业预警管理等

教务处、学工处、

团委、学院

教学管理类

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规定、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课堂管理规定、听课制度、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等

人事处、教务处、

学院

教学建设类

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规定与标准

教务处、设备与资产管理处、学院

教学评价类

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合格评估、教师教学水平评估、课程建设评估、专业建设评估、实验室建设评估、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学院学生工作状态评估、课堂教学实时评价、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优秀教师奖励评选等办法与标准

教学督导组、教务处、设备与资产管理处、学工处、团委、学院

其      它

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所合作、国际合作等

校长办公室、科技处、教务处、国际交流处、学院

    2.学校建立了怎样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坚持“学者为本、学生至上、学院主体”的管理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决策管理质量监控、评价激励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3.学校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情况如何

学校长期坚持“明、快、严、实、廉”的教学管理工作作风,加强教学管理、教学监控和学生信息员三支队伍建设,完善了校、院、系(教研室)、学生班级四级质量保障监控模式,拥有一支总量适度、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管理队伍。

    4.学校构建了怎样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校围绕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从学生入学到学生离校,构建了“12345全过程跟踪式”监控体系,即:围绕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确定“教”与“学”两个主要监控主体,教务部门、教学单位、教师、学生为主要监控对象,建设被监控主体层面的“自控”、学院与学校层面的“校控”、校外社会层面的“社控”三个控制层次,实现自我评估和质量监控组织网络、教学过程适时监控、质量信息采集与评价、教学质量调控与行为约束等四大系统之间的协调运行,重点把握“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考试考核”、“毕业答辩”等五个关键环节,从而构建起一个基于人才培养目标、涵盖各主要教学环节,从质量标准确立、信息收集与分析评价,再到信息反馈调控、约束激励的“全过程跟踪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5.学校采集教学质量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学校利用江西省普通高校专业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开展了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对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座谈会、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干部听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学生信息员、学生满意度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手段,及时采集教学质量信息。

    6.学校教学质量改进的机制和途径是什么?

学校形成了教学工作规范与教学质量标准同步、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并重、教学激励政策与教学质量改进挂钩的改进机制,构建了校院两级分工、职能部门协同、师生共同改进的工作格局。

学校主要通过三个层面、三条途径推进教学质量改进工作。一是从学校层面系统改进:主要通过校内外评估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改进,加强学校层面的质量标准建设和建章立制;二是从学院层面集中改进:结合学校例行检查和专项检查,针对主要教学环节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学院例会和专项通报等方式向全体教师反馈,要求统一思想集中改进;三是从个体层面实时改进:主要通过教学督导和随机听课等渠道,发现相关教师个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与当事人即时沟通、随堂反馈,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八、特色项目

    1.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什么?

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较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办学内涵。高校的办学特色的定位是形成办学多样化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在教育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表现。办学特色是有意识的培育出来的,不是随意而成的。

    2.学校的特色项目是什么?

经过百余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结合农科院校专业的实际,注重实践、学以致用、扎根基层,形成了“三三三”模式的实践教育特色,即:突出生产教学实践、科技服务实践、社会调研实践“三实践”,依托教学实践基地、科技服务项目、学生社团活动“三平台”,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教育培养与服务社会“三结合”,大力推进实践育人,努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的达成度和满意度。

    3.“三三三”模式的主要成效如何?

1)完善了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

2)推动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3)提高了大学生素质能力

4)提升了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技术含金量

5)带动了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6)实现了教育培养和服务社会的结合